據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錄的科技論文顯示,我校目前已有10篇論文入選ESI數據庫高被引論文。web of science是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開發的大型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數據庫,共包括10000多種世界范圍內最有影響力的、經過同行專家評審的高質量的期刊。
近年來,黑龍江大學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在物質上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建設,為科研工作開展鋪平道路。2012年,學校投資購買了web of science數據庫,其中包括SCI、JCR、ESI三個子數據庫;在政策上修訂了《黑龍江大學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高水平成果獎勵辦法》,為科研人員提供政策引導;在管理上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推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簡化了科研經費報銷流程,為科研人員做好服務工作,這極大的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高水平論文不斷取得新突破。近五年我校教師在SCI收錄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94篇。
近年來,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引用情況受到大學評價機構、政府部門(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的高度重視,引用反響被普遍用以作為評價學術機構、大學、人才和學科建設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為此,科技處利用學校購買的web of science數據庫對我校教師目前發表的ESI高被引用論文、各學院論文引用貢獻、發表論文總被引用次數超過50次以上的個人和單篇引用超過30次以上的論文進行了統計。
通過ESI數據統計數據,黑龍江大學理工科近10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我校化學學科在化學學科(Chemistry)領域的ESI全球前1%的1062個研究機構中排名晉升到第875位,在2012年的基礎上前進了154位;我校工程學科(Engineering)也曾經進入過ESI全球前1%行列。由科技處統計的相關數據表明:學校理工科各學科發展不均衡,排在前三位的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SCI收錄論文引用的貢獻率分別為77.82%、10.34%和4.43%,從貢獻率中看出學校理工科多數學科發展的比較緩慢。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術機構、大學及學者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ESI共分22個學科領域,以10年為1個周期對全球所有大學及科研機構的SCI、SSCI論文及其引用情況等進行統計和比較,每2個月更新一次。高被引論文是根據ESI統計被引頻次排在相應學科領域前1%以內的論文,它從文獻角度反映了論文影響力,高被引論文數是衡量學校科研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SCI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SCI收錄期刊,主要運用科學的引文數據分析和同行評估相結合方法,綜合評估期刊的學術價值,截至目前其收錄了10000余種期刊,覆蓋了國際上大多有重要影響的刊物,其收錄的80萬條論文,集合了各學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漸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基礎學科研究水準的代表性工具,是一個國家(地區、科研機構、大學等)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實力指標之一。
附件1:目前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附件2:2010-2014年SCI收錄黑龍江大學頂尖論文
附件3:2010-2014年SCI收錄黑龍江大學重要論文
附件4:SCI論文引用次數學院貢獻率
附件5:SCI收錄論文總被引頻次超過50次以上科研人員名單
附件6:單篇被引頻次在30次以上的SCI收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