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張錫勤教授主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簡稱“馬工程”)重點教材《中國倫理思想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教材系教育部主管的“馬工程”重點教材之一(第一批共出版2部)。
“馬工程”是黨中央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繁榮哲學社會科學而重點實施的一項重大的理論創新工程,目的在于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教材建設中,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編寫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骨干課程的專業基礎教材,推動構建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

根據“馬工程”重點教材的總體規劃要求,編寫工作由中宣部、教育部分別組織實施。其中,教育部于2009年正式啟動第一批29本重點教材的編寫工作(共93種,分3批招標),以張錫勤教授(黑龍江大學)、楊明教授(南京大學)、張懷承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為首席專家《中國倫理思想史》獲批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編寫教材”,編寫組由黑龍江大學、南京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12位教師組成。2009年11月,教材編寫工作正式啟動;2012年2月,教材提綱通過教育部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的審查;2013年11月,教材初稿完成并提交教育部工程辦。其后,經過教材編寫組和教育部馬工程辦的反復討論、審議,數易其稿,本教材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完成編寫、定稿工作,已于2015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據教育部馬工程辦的要求,教材編寫實行主編負責制,《中國倫理思想史》重點教材的主編為我校張錫勤教授,副主編分別為南京大學楊明教授、湖南師范大學張懷承教授,我校哲學學院的柴文華、關健英、張繼軍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了重點教材的編寫工作。
教育部馬工程辦和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認為,本教材具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鮮明的歷史責任感和現實針對性、對一些重要內容和提法推敲得更為準確、編寫體例更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等特點。本教材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又充分反映了本學科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符合部黨組對工程重點教材提出的“準、新、厚、活”的要求。
《中國倫理思想史》馬工程重點教材的出版,體現了我校哲學學科,尤其是倫理學學科的水平與實力,有效擴大了我校哲學學科在全國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同時,教材的出版也展現了我校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和高水平教材建設方面的新成就,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對于進一步提高我校哲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繼續深化哲學專業和學科綜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哲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