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日下午,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共同舉辦的《黑龍江大界江百村紀行》叢書首發式暨邊疆文化形態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隆重舉行。
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衣俊卿出席首發式并做重要講話。
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衣俊卿出席首發式并做重要講話。衣俊卿在講話中指出:“歷史文化資源是民族文明的血脈和根基,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凝聚與體現,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特有文化形態的依托和載體。獨特的歷史進程,積淀了黑龍江特有的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多民族聚居陶冶出絢麗多彩的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等北方世居少數民族的風情和豐富殷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我省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挖掘與開發工作正漸入佳境,成果初顯。要進一步調動省內外各界力量,通過文學藝術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文化多樣性保護等形式,并與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全面保護、挖掘與開發黑龍江歷史文化資源,更加清晰準確地揭示地域文化內涵,讓全省人民增強文化歸屬感,不斷實現對本土文化的自豪、自覺與自信,從而塑造和提升黑龍江人的文化品格與精神氣質。”
黑龍江大學校長張政文在會上發言
黑龍江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李小娟在會上發言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院長段光達在會上發言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厲聲在會上發言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曲偉在會上發言
會上,來自黑龍江省宣傳文化系統的專家學者就《黑龍江大界江百村紀行》叢書和我省邊疆文化形態研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黑龍江大界江百村紀行》是一套系統闡述黑龍江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系列叢書,由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與黑龍江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做學術指導。它選取黑龍江省邊境線上社會、經濟發展中有代表性的一百個村鎮,以鄉、村兩級為調查基點,內容涵蓋經濟、社會、文化、風俗、基層組織建設、民族關系等方面,全面反映建國60年來黑土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建設取得的成果。它既是在嚴謹、科學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學術內涵的著作,又是以生動、優美的筆觸介紹黑龍江風土人情的文學普及讀物。它科學、系統地調查研究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民俗文化、人口、地理環境等情況,將進一步充實、完善已有的文獻資料,甚至彌補研究空白,使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黑龍江省的現實條件和發展狀況,為進一步的發展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創造一個安定、和諧、繁榮的社會環境。
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黑龍江新聞出版局、黑龍江省文化廳、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黑龍江省出版集團、黑龍江省發行系統、黑龍江省博物館、哈爾濱師范大學等單位代表以及來自調研地區的宣傳部門領導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