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12月5日下午,由黑龍江大學與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新中國文藝從延安走來”專題展揭幕儀式在博物館舉行。校黨委書記王永清、黨委副書記丁宏、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四級調研員石小麗、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副主任王強、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辦公室主任高延勝、延安魯藝文化中心文研部部長李莉、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講解員團隊,學校相關職能部處和相關學院負責同志、師生代表參加儀式。丁宏主持揭幕儀式。



王永清在揭幕儀式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向參加此次展覽揭幕儀式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一直以來給予學校支持和幫助的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延安是黑龍江大學的根,是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此次專題展覽,是學校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全校各單位要依托利用好此次專題展覽,組織師生以情景研學的方式做好參觀見學,最大化地發揮好展覽的效能。希望廣大師生能夠通過展覽認真回顧革命文藝發展壯大、社會主義文藝繁榮興盛的偉大歷程,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懈奮斗,也希望學校與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延安魯藝文化中心繼續加強雙方的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在延安精神和抗大校史研究、干部培訓交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開拓新局面,推動雙方的合作交流再上新臺階。

王強在儀式上致辭。他深情講述了自己對魯藝的感受,并代表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向黑龍江大學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他表示,延安是中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黑龍江大學是從延安、從魯藝基因里發展建立的重要高等院校之一,流淌著延安的血脈。希望通過此次展覽使廣大師生“重回延安”,尋根延安,從文化歷史中找到文化自信,從文化意志中堅定初心使命。他希望能夠以此展覽為契機,建立與黑龍江大學更多的館校合作,在弘揚革命文化,辦好思政教育,創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產教融合等方面開拓廣闊的合作前景。

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辦公室主任高延勝向黑龍江大學贈送書籍,黑龍江大學博物館館長臧偉強接收贈書。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其濱向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贈送黑龍江大學八十周年校慶絹本水墨長卷《八秩弦歌》,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副主任王強接收長卷。

在熱烈的掌聲中,王永清、石小麗共同為展覽揭幕。

丁宏在主持儀式時表示,此次專題展覽是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延安魯藝文化中心與黑龍江大學為弘揚延安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用好紅色革命資源,開展豐富思政實踐,積極構建學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一次有益探索。我們要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譜寫黑龍江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揭幕儀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和師生到二樓展廳參觀了展覽。


本次展覽由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從延安文藝紀念館展覽中擇取部分珍貴圖片,共分為“民族救亡、奔赴延安”“風云際會、魯藝創立”“抗戰建國、發展壯大”“五月盛會、燈塔指路”“延安文藝大繁榮”“告別延安、走向全國”六個單元,全面呈現了延安魯藝的歷史原貌、歷史成就和對新中國文藝的深遠影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黑龍江大學博物館提供的包括魯迅、茅盾、周揚、田漢、夏衍、陽翰笙、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化名人及曾在延安魯藝工作的作家、藝術家、教師光未然、艾青、呂驥、陳荒煤、蔡若虹、李樺、蕭軍、舒群、羅烽、白朗、古元、華君武、胡一川、楊角、劉峴等人的手跡,一并展出。(攝影:孫晟偉 崔心宇 劉戰航 竇云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