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主辦,我校與延邊大學共同承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音樂廳舉行。延邊大學原創歌舞劇《鄭律成》作為本次核心演出節目,為我校師生帶來兩場精彩展演。校黨委副書記劉鳳影,校團委、藝術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同近2000名師生觀看演出。



《鄭律成》以“信念深扎民族根,旋律融鑄中國魂”為主線,以親情、友情、愛情為副線,生動塑造了人民音樂家鄭律成在戰火中成長為革命藝術家的鮮活形象,與抗戰勝利80周年的時代背景形成深刻呼應。現場師生沉浸其中,當《延安頌》《八路軍進行曲》等經典旋律響起時,不少師生自發跟唱,演出結束后掌聲與歡呼聲持續良久,紅色情感在藝術共鳴中深度傳遞。



這場以民族歌舞劇《鄭律成》為核心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不僅是兩校深化合作的生動實踐,更在藝術人才培養、校園文化建設與紅色美育傳播中搭建起多維聯動平臺。9月23日,鄭律成扮演者車海龍等主創人員,圍繞劇中唱段情感表達、舞蹈動作技巧展開教學,與我校學生藝術團互動交流,聽雪合唱團與演出團隊還共同排演經典歌曲《延安頌》,在歌聲中體悟信仰力量,在與同齡人交流中,收獲了紅色故事的新詮釋角度。排練期間,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智淵一行到藝術學院進行交流座談。李智淵以《鄭律成》編排過程為例,介紹了學院在美育教育和學科建設方面的具體做法,雙方從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共建、課程思政、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和“美育+思政”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座談。




歌舞劇《鄭律成》的成功演出,不僅為學校建校84周年增添了紅色文化注腳,更將“高雅藝術+紅色基因”的元素融入校園文化體系,通過師生自發跟唱經典旋律、演出后熱議抗聯精神等場景,讓紅色文化從“舞臺呈現”走向“日常共鳴”。兩校以《鄭律成》為紐帶,共同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讓紅色主旋律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底色。



未來,學校將繼續拓寬校際美育合作,引進更多優質紅色文化藝術作品,積極構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引領青年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廣泛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青春力量。(校團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