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yōu)質(zhì)資源建設推介項目名單的通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和學校思政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國家文物局、教育部聯(lián)合開展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yōu)質(zhì)資源建設推廣工作。經(jīng)中央有關單位、部屬高等學校和省級文物、教育部門初核推薦、專家核審,確定10個示范項目、100個精品項目名單。黑龍江大學博物館聯(lián)合哈爾濱市教育局申報的《黑大博物館里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紅色研學課程》項目成功入選優(yōu)質(zhì)資源建設推介精品項目現(xiàn)場教學類名單。

黑龍江大學根于延安、源于抗大,其前身是1941年3月在延安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是一所擁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紅色大學。學校注重發(fā)揮綜合性大學和文科突出的優(yōu)勢,堅持理論研究與工作實際并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和教育實踐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成果,并依托學校博物館打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紅色研學系列課程,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貢獻了力量。2022年,黑龍江大學博物館獲評黑龍江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2023年,黑龍江大學博物館獲評黑龍江省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2024年,黑龍江大學博物館獲評黑龍江省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
未來,黑龍江大學博物館會繼續(xù)推動現(xiàn)有展覽展陳資源全面高效利用,串珠成線、以線帶面,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和載體,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課程群”,全方位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訓和實踐體驗。通過開展情景式、沉浸式、體驗式課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青少年感受民族團結的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愛黨愛國情懷,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黨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