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敬愛的李錫胤先生

黑龍江大學資深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辭書編纂家、翻譯家、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李錫胤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9月5日上午11時許在海南省萬寧市人民醫院不幸辭世,享年97歲。
噩耗傳來,白山低頭,黑水垂淚,大地同悲。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追念這位德高望重、心系國家的學術前輩和敦厚長者。
李錫胤先生1926年5月生于浙江紹興。青年時代,曾先后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臺灣省立師范學院學習英語。1948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學習社會學。1950年,因國家急需俄語人才,轉學到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黑龍江大學前身),從此,開始了他的俄語學習、研究、教學生涯。歷任黑龍江大學俄語系研究員、辭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1987年任黑龍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半個多世紀以來,李錫胤先生先后參與或主持了《俄漢成語詞典》《俄漢詳解大詞典》《蘇聯百科全書》《大俄漢詞典》等重要辭書的編纂工作;參加翻譯并審定蘇聯科學院《俄語語法》《蘇聯百科詞典》《詞的語法學說導論》《俄語構詞分析基礎》;翻譯《伊戈爾出征記》《聰明誤》《老人與海》《現代邏輯》《翻譯算法》等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著有《李錫胤論文選》《李錫胤集》。

李錫胤先生一生勤勉敬業,曾獲哈爾濱市勞動模范(1958年)、黑龍江省勞動模范(1980年,1986年)、全國優秀教師(1989年)、普希金獎章(1995年)、全國資深翻譯家稱號(2003年)、第一屆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2006年)、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2016年)等多項殊榮。
李錫胤先生的一生,治學嚴謹,學貫中西,兼收并蓄。先生曾輾轉在五所大學求學,在圣約翰大學學習英語和法語,后轉到復旦大學繼續學習英語,一年后,因日軍入侵,逃亡到浙江大學龍泉分校繼續學業。抗戰勝利后,與同學一起前往臺灣,考取臺灣師范學院,后北上入燕京大學學習社會學,曾師從費孝通先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國家急需俄語人才,先生又轉學到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學習俄語,師從王季愚、趙洵先生等。特殊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先生深厚的學術功底,他精通英語、法語、俄語,翻譯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法國學者布萊斯?格里茲的《現代邏輯》、格里鮑耶托夫的《聰明誤》、俄羅斯古代文學經典《伊戈爾出征記》、烏克蘭學者G.米蘭的《翻譯算法》等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先生緊跟學術前沿,是我國較早從事語義學研究、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研究、翻譯研究等的學者之一,且著述豐厚。

李錫胤先生的一生,誨人不倦,桃李天下,甘為人梯。先生自任研究生導師以來,先后指導蔣國輝、易綿竹、吳國華、王松亭、傅興尚、榮潔等博士研究生,柳艷梅等碩士研究生,還曾是吳軍、許漢成、許宗華、李戰子、黃忠廉、韓習武等諸多學者的博士后合作導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先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特點和學術興趣指導其選題和研究工作,涉及語義學、自然語言信息處理、語言與文化、文學研究、翻譯研究等眾多領域,他培養的學生多數已成長為全國各個高校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推動著中國的外語教育和學術研究不斷地向前發展。

李錫胤先生的一生,心系事業,胸懷天下,無私奉獻。先生一生立足三尺講臺,精心育人,并積極為外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先生曾是第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始終心系國家。他曾多次對弟子們說:我們生在這個社會,就要多為這個社會作出貢獻,要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先生不忘初心,心系俄語事業,心系學科建設,為了學科發展,他曾給時任總理李鵬提交報告,請求總理支持建設俄語基地。先生80多歲高齡仍然堅持為研究生授課,參加與青年教師、研究生的學術交流,給年輕人以指導和幫助。無論是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的年輕人,只要求教到先生的面前,他都熱情地給予指導,與大家進行討論和交流。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俄語學科、貢獻給了黑龍江大學。直到2015年,先生于89歲高齡才最終辦理了退休手續,遷居上海,與女兒一起生活。離開哈爾濱之前,他把自己一生積累的5000余冊藏書全部捐獻給了他學習、工作65年之久的黑龍江大學。
李錫胤先生的父輩以“錫胤”二字為其命名,希望他能事業有成,福被后人(“錫胤”,意為“賜姓”,多指以國姓賜予功臣,以示恩寵,語出劉勰《文心雕龍?詔策》:命喻自天,故授官錫胤。范文瀾注曰:錫胤,猶言賜姓)。先生一生所為,其受惠者何止一家之子孫后代!先生曾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八個大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千言萬語,難以寫盡先生崇高的思想境界、淵博的知識學問、高尚的道德風范、寬闊的家國情懷、儒雅的君子之風。先生雖逝,文章猶存,風范長留,德澤后世。
愿天堂無痛,愿先生一路走好!
我們永遠懷念我們的老師李錫胤先生!
黑龍江大學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