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排位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我校25個學科參評(一級學科參評率89%),其中,評為A類的一級學科有1個:0502外國語言文學; 評為B+類的一級學科有1個:0101哲學;評為B類的一級學科有4個:0301法學、0501中國語言文學、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1205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評為B-類的學科有1個:0703化學;評為C+的學科有2個: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1204公共管理;評為C類的學科有4個:0201理論經濟學、0302政治學、0710生物學、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評為C-類學科有6個:0701數學、0713生態學、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35軟件工程、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相較于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從A-類晉升至A類;前30%學科從3個增加至6個,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為新入選學科,學科發展速度和整體實力居于省屬高校前列。
全國高校學科評估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其權威度、公信力、業內認可度較高,較為客觀的反映了學校學科內涵建設的實際成效和發展狀況。排名靠前學科為學校贏得了良好聲譽,參評學科展示了學科實力,共同支撐了綜合型大學學科布局。本輪學科建設佳績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幾代學人辛苦建設、職能部門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學校做好“三篇大文章”的生動實踐。學校號召各學科認真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針對短板聚焦發力,爭取在學科建設上再獲佳績,為一流地方綜合性大學建設做出更大貢獻。(重點建設與發展工作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