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會”精神和習近平同志關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我校組織全體青年教師、學生代表分別在一號樓1Q教室和主樓一樓報告廳通過視頻直播集中觀看了本場報告會,各學院分別在專業教室和教研室組織學生收看,部分學生自發在寢室、教室收看。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報告會致辭中指出,黨的十九大在黨和國家發展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創新成為新時代重要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價值導向,創新的時代特征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科學精神、文化理念和價值導向。誠信不僅僅是學術共同體、每一個科研工作者應當秉持的職業守則,也應當成為全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研究的學術訓練和科學道德規范,是以科學為業的“兩個輪子”,是在科學殿堂中探尋求索的“兩個翅膀”。要通過科研人員的“自律”、制度建設的“他律”和社會大眾的監督實現對學術不端的“零容忍”,不給“稗草”在學術共同體中生存的機會。
報告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李曉紅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院士作了報告。三位院士結合各自的科研經歷和人生感悟,生動宣講了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詮釋了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的本質要義和時代內涵,充分展示了我國優秀科學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精忠報國、敢為人先、求真誠信、拼搏奉獻的精神品格。通過國內外學術不端典型案例,警示同學們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恪守科研誠信,珍惜學術聲譽。

觀看此次報告會讓廣大師生不但加深了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也對自身的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學術尊嚴、學術誠信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紛紛表示,作為青年教師,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在學術上盡自己的一份力,將時刻牢記學術道德底線,保持學術自律,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連接在一起。
學生代表表示,一定會恪守科學道德,摒棄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成為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攝影:孫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