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一直秉承“以學生為本,學生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工作理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協調聯動,師生全員參與、全程關注、全心服務的“大就業”工作格局。近年來,學校不斷完善就業管理機制,提升就業服務水平,著力培養學生就業能力,在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上持續加力,就業工作穩中求進。
一、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升,畢業生質量優勢明顯
近五年學校平均就業率保持在86%以上,本科生平均就業率88.19%,研究生平均就業率85.22%,其中本科生就業率呈現穩步提升趨勢。在全國大學排名中,我校畢業生質量居于前列。


二、畢業生就業市場更具活力,學校影響力明顯增強
近五年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拓省內外就業市場,以“優質服務和優秀的畢業生質量”創出黑龍江大學品牌,彰顯學校影響力。市場區域分布結構更科學,地區覆蓋珠三角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長江經濟帶、渤海灣京津冀經濟區、沿海開放城市,尤其江蘇省、浙江省各區市,連續12年到校招聘。招聘會層次更多元,學校每年精心組織召開大型、中型、專場、行業和校友招聘會,年招聘會場次達470余場。招聘崗位更充足,從2013年的年招聘崗位24658增長到2017年35867,供需比達1:4。招聘單位質量更優質,招聘單位國企占比由2013年的252家增長為2017年360家,民營企業從1 023家增長到1681家。知名企如碧桂園、58同城、中糧集團、IBM、亨通集團、恒大集團、格力電器、哈飛集團、哈空調集團和朝陽企業如深圳卓越物業、大連金瑪集團等逐年增多。


三、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覆蓋更廣,人才合作成果豐碩
學校積極拓展校地、校企、校友合作領域,目前已簽署就業實習基地350個,地市人才合作協議26個,地市人才工作站6個,近兩年重點開發了浙江省人才中心、廣東省人才中心、北京中關村、深圳寶安區與龍華區、大連高新區、寧波、麗水、湖州、紹興、嘉興和山東德州、濰坊等經濟發達地區。在行業領域上學校與有色金屬行業、國家電力、天津國資委等領域合作有突破性進展。

四、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更為完善,精準服務效果顯著
近五年,學校積極構建并完善了以《職業生涯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為主渠道,以就業指導賽事和活動為輔助,以職業咨詢為著力點的精細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培養了一支由學生管理者、專業教師和企業人員組成的結構合理、專業精良的師資隊伍,其中副處級、副高級職務及企業經理級別師資約占67%左右。每年選課學生數達到12000人以上。其中“職場訓練營”、“職業生涯規劃與職場模擬大賽”等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每年參與學生人次近5000人,脫穎而出的學生近百人,成為推出優秀學生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平臺。

過去五年間,學校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黑龍江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優秀工作站連續多年獲得黑龍江省大學生職業規劃暨職場模擬招聘大賽優秀組織獎、黑龍江省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程一等獎。(招生就業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