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2:30,我校2017年第一期研究生導師論壇于主樓一樓報告廳舉行。本期論壇特邀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法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大學原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楊震教授做了題為“《民法總則》解讀與民法典立法走向”的專題報告。來自學校相關學院、部門的400余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論壇由研究生學院院長焦方義教授主持。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法總則》,在中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作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楊震教授親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民法總則》從起草、修改到審議通過的全過程。報告伊始,他簡要介紹了我國民法典編撰歷程和《民法總則》審議通過情況,強調《民法總則》在民法典中具有基礎性、統領性的重要地位,為編撰一部科學、現代的民法典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后,他從《民法總則》的時代特色、基本內容、創新與發展以及《民法總則》統領下的民法典立法走向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解讀。
他指出,《民法總則》積極回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民法總則》與時俱進,加強了對人身權利的保護,增加了對生態環境、個人信息、數據和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保護的具體規定,體現了“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價值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貫徹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繼而,他對《民法總則》的基本內容予以具體解讀。通過概念解釋、案例引用和條文分析,分別就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等法律規定進行了全面、細致、生動的講解。
接著,他從三個方面闡釋了《民法總則》的創新與發展,即:立法理念的先進性,民事權利保護的完整性,以及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在立法理念上,《民法總則》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突出私法自治理念;在民事權利保護方面,完善了民事權利體系,強化了民事權利保護機制,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在制度設計上,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在監護制度、法人分類、代理制度、民事責任、訴訟時效等方面進行了完善。

最后,他結合民法典編撰的基本框架對民法典的立法走向進行了展望。他認為,民法典各分編都需以《民法總則》所確立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則、價值理念為指導,從而形成一部價值融貫、規則統一、體系完備的民法典。他深情地談到,作為一名民法學者,能夠帶領黑龍江大學民法學教師團隊參加民法典的編撰工作,感到無比的幸福。他號召廣大法學研究人員、法律工作者和廣大研究生繼續深入學習與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使我國的民法典成為世界法制史上的不朽經典而不懈努力。(研究生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