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我校與國際關系學院舉行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畢雁英,我校校長王敬波,副校長李卓出席儀式,學校辦公室、國內合作發展中心、法學院、哲學學院、政府管理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師生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法學院院長哈書菊主持。

會上,參會人員共同觀看了黑龍江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宣傳片。

王敬波對畢雁英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黑龍江大學與國際關系學院在學科領域互補性強,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奠定堅實基礎。王敬波就兩校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人才培養方面,雙方充分發揮涉外資源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國際化綜合型人才。二是社會服務方面,圍繞國際關系等重要領域,聯合申請課題,搭建智慧平臺,推動資源共享,產出更多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三是著力構建跨校、跨學科的師生長效交流機制,為推進龍江向北開放戰略注入新動能

畢雁英在致辭中肯定了黑龍江大學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作為校友,她結合自己的求學經歷,真切表達對母校培育的感激之情。她表示,未來將全力支持黑龍江大學的改革創新舉措,搭建師生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她強調,國際關系學院將圍繞國際政治、國際關系、涉外人才培養等特色專業領域,與黑龍江大學開展更深層次、更加緊密的合作。積極探索多元合作模式,總結實踐經驗,持續提供切實可行的合作機會,助力兩校在未來發展中取得豐碩成果。

會上,李卓與畢雁英分別代表學校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儀式后,畢雁英圍繞國家安全體系的現代化、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演進、我國國家安全法治的新發展等三個方面,與同學們座談交流。她系統闡述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法治化進程,并結合重要立法實踐,分析新時代國家安全法治發展的戰略方向。她指出,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核心保障。


報告結束后,畢雁英一行參觀了黑龍江大學校史館和館藏文物展,深入了解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學科特色以及黑龍江流域的文明脈絡與少數民族文化。(攝影:馮一飛 馮翠芝)